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01 22:37:52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本文共3104字]

教材分析: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的内容,在上一节我们讲了信息的获取,从中体验到了信息量的庞大,而学会对信息的鉴别与评价,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本节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进行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三个方面。

2.能根据具体案例来鉴别与评价案例中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讨论和交流案例,鉴别和评价案例中信息,教师对案例中蕴含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的能力,形成敏锐的洞察力。

2.学会识别和抵制身边的不良信息。

二、教学重点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及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讨论、案例学习、问题驱动。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教室

七、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特别是随着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的迅速崛起,它使信息传播途径、速度、范围、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信息目不暇接,扑朔迷离。那么,应当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呢?

下面我们通过多媒体播放和展示一些视频和图片,面对无所不在的信息诱惑,大家思考怎么看待这些问题?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教学(一)

案例1:老爸,我出车祸了,现在医院里,赶紧给我打5000块钱医药费过来。中国建设银行卡号是×××××××××××××××, 户名是我朋友×××,这是我朋友的手机号。

提问:说出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案例中当事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判断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所谓“朋友”的手机号码我从没见过,并且我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孩子。(信息来源不可靠)。因此我们从信息来源进行判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案例2:指导学生分组学生阅读课本案例“来自外国的免费陷阱” ,分组归纳总结,对信息的真伪进行判断的第一种方法“可以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任务:

1分组讨论:五个问题(① 李明从哪里获得“中奖”信息?这个信息源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为什么?② 李明到银行进行咨询,银行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为什么?③ “公安局通过跟踪调查,弄清事实真相”这一做法是鉴别信息的方法之一,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④ 评价“李明在网站登记时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地址、电子邮箱等个人资料”的行为。⑤ 列举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曾经碰过的类似的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学会如何从信息的来源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

总结归纳(一)

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1.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

2.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

3.逻辑推理;

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

5.实地考证.

案例教学(二)

案例3:天气预报报道,石家庄地区将在明后天有大到暴雨,在农村的父亲很高兴,在城里做生意的儿子确很烦恼。为什么对同一天气预报的信息,父子俩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结论:信息对于每个人的价值是各有不同的。有的信息我们去关心,有的信息我们不去关心。

总结归纳(二)

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信息对于每个人的价值是各不相同的,社会角色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案例教学

(三)

如8月5日,天气炎热,李先生顺手拿起一张报纸浏览,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国美电器购买空调一台,即获300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国美商场,却被告知他不能享受优惠,李先生不解,找出报纸一看,发现报纸是8月1日的,此信息已是过时的信息。

总结归纳(三)

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某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天气预报,通知等我们在获取这类信息时,同过判定其时效来确定给信息的价值。

案例教学

(四)

信息网络既是信息的万花筒,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如果人们不具备相应的审视和判断能力,就会被一大堆信息垃圾所湮没。因此对获取的信息需要进行辨证分析,通过价值判断,剔除糟粕,然后对有用信息进行深层挖掘,寻找其中隐含的价值和意义来满足需求。

归纳总结

(四)

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参照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2、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3、信息是否可用

4、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

5、信息包含哪种情感成分

6、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反思

我于11月19日参加了区级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多,也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反思与体验:

本节课是必修课本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学生信息鉴别与评价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提问引导法和任务探究的方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案例的讨论、小组合作交流中掌握鉴别信息真伪的方法,提升评价信息价值大小的能力。

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好的方面有:

  1.时间安排合理,教学目标能够很好的达成。

通过视频导课让学生意识到了信息鉴别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诈骗短信”引发的思考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信息的来源鉴别信息的真伪;“非洲卖鞋”和“通知”让学生明白评价信息的价值大小还要参考价值取向和信息的时效性。这是课程的重点内容,从三个方面对信息真伪和价值大小进行鉴别。

实战演练环节主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信息敏感度和实际应用能力。期中“网友见面”主要针对学生比较敏感的也比较常见的网络交友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最终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又爱又恨的朋友圈”着重让学生体会由于没有一定的信息鉴别意识,自己的不自觉的行为可能会给网络环境和自身带来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和法律意识。从实际的教学来看,重难点的突破都很好的实现了。

  2.师生互动交流有效,课堂气氛活跃。

在每一个任务的探讨和交流中,学生的参与度都比较高,讨论激烈,各小组能够很好的对下发的任务和老师的提问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全班15各小组中除了两组外其余小组都积极做了发言,并第二组和第三组发言两次以上,学生的参与度还是很好的。其中第九组在“网友见面”案例中补充了其他小组的发言,观点鲜明,非常实用有效,说明学生有在积极思考,倾听。

  3.多种媒体类型的引入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得教学变得灵活,学生参与度高,真正让学生有所获。

本节课是一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为了不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我精心选择了案例和媒体呈现类型,从最初的选材到最终的定稿案例更换了至少四次,导课就改了三次,视频由原来的四个减少到2个,视频导课很快吸引了学生,进入了新课的情境,最后一个视频汇总了常见的信息陷阱,增加了学生的防范经验,图片和ppt 的呈现方式也注重学生的感官,包括任务探究案例和实战演练的Word,也添加了图片和文本效果,让学生感觉新颖,不枯燥。

  4.任务探究问题的设置合理有效,使得学生的探究有明确的方向。

每一个探究任务我都设计了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比如导课的问题“妈妈为什么会上当?”让学生分析原因,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就会自己体会到信息的复杂多变,鉴别能力非常重要。“朋友圈”给出引导问题“小王这样做有没有不妥之处?”,“是什么影响了他的判断?”等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得出结论,使得探究学习不盲目,不流于形式。

  5.板书的设计新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信息技术课学生的关注点在电脑屏幕,如果板书吸引到学生,就没有意义,由于这节课讲信息的鉴别与评价,对信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既不能拒之门外又不能全盘吸收,那么我就想到了安全卫士,可以帮我们过滤不良信息,可以很好让学生记住本节课的重要性,盾牌的设计的确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足之处:

  1)课堂评价的方式不够多元化,只是采取了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和小组,应该增加小组的自评和互评就更好了。

本节课小组讨论比较多,可以很好的看到学生的参与度,应该给小组下发评价表,之前做过,这次没有用,有点遗憾,如果能够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方式的肯定,会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2)针对学生的观点可适当延伸拓展。

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提到“点赞”“增加人气”这一说法,当时由于时间关系,知识草草带过,没有延伸探究,其实可以拓展下此类做大的不妥之处,更好的为案例的主题服务,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老师都会关注到。

  3)由于紧张,刚开始上课的几分钟的时候没有完全进入状态。

通过这次授课,使我深深的意识课没有最好的,只有尽力把它上好,要想上好一节了离不开自己的精心钻研和设计,更离不开大家的集体智慧。一个好的课程一定要在设计上下功夫,要了解自己的学科特点,了解学生情况,反复揣摩,不仅如此还要多学习理论知识来充实和指导自己的实践授课,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本文共310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